慈悲喜舍
詳細介紹
慈悲喜舍柴燒紫砂
2600年前,古印度迦毗羅衛王國的王子喬答摩·悉達多,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,出家修行,尋求人生的真諦。經過多年的修煉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大徹大悟。
菩提,是梵語bodhi音譯,是覺悟、智慧、知識、道路的意思,廣義講是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的智慧,後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。
慈悲喜舍,是《阿含經》到大乘諸經中反複倡導的精神。慈、悲、喜、舍的無限擴大、無限深化,稱為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舍,名“四無量心”,或稱“四梵住”(四種清淨無染的心)。
快描人成app創作的慈悲喜舍作品:
菩提葉片型狀如心,講四無量心嵌入菩提葉中,寓意將時刻安住於佛陀的教誨。
《大般涅盤經典》卷十五佛解釋說:
為諸眾生除無利益,是名大慈;
欲與眾生無量利樂,是名大悲;
於諸眾生心生歡喜,是名大喜;
自舍己樂施與他人,是名大舍。